|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老年期值得关注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一种由于脑组织慢性缺血造成的脑功能障碍疾病。由于CCCI患者头颅CT与核磁共振检查均正常,因此易被医生忽视而漏诊。近年来国内外神经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CCCI是中老年期常见慢性脑血管病,也是脑小血管病、脑白质疏松症、脑腔隙梗塞、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病的前期阶段,应当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一、 慢性脑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CCCI系指脑整体水平的慢性低灌注性缺血状态。长期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头痛、头沉、失眠、记忆力下降、迟钝、执行能力下降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症状。发病年龄一般≥45岁,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史,但长期低血压也可造成。高血脂、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高粘血症、长期吸烟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易发生CCCI。 二、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1、 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动脉硬化的证据。 2、 颈椎动脉彩超:可以发现颈动脉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狭窄等。 3、 TCD: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以发现多支大脑主要供血动脉的缺血改变、狭窄改变及动脉硬化改变。 4、 脑电图:93.5%的CCCI患者脑电图异常。 5、 诱发电位:P300异常对诊断有帮助。 6、 PET:PET是诊断CCCI的金标准,表现为脑血流灌注减低导致的代谢变化。 现在一致认为常规的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对诊断CCCI没有帮助。 三、 慢性脑供血不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CCCI是一种血栓前状态,因此积极治疗干预十分必要。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如调整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及早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等治疗。常用药物有长春西丁、丁咯地尔、银杏制剂、西比灵、培他司汀、二氢麦角碱、尼莫地平等。对存在严重颈、椎动脉狭窄患者要及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血管内支架等治疗。小脑顶核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理疗在调节脑血流量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要提高对CCCI的重视,对长期有头晕、头痛、头沉、记忆力下降的中老年人要进行CCCI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早期、有效的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中风及痴呆发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