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2.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PG),FPG:3.9至6.0为正常,6.1至6.9为正常糖耐量,大于等于7.0mmopl/ll应考虑糖尿病,OGTT2HPG<7.7mmol/l,为正常糖耐量,7.8至11.0为IGF,大于等于11.1mmol/l应考虑糖尿病。 4..有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 年龄>45岁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2) 有糖尿病家庭史,父母都有或一方有糖尿病,孩子得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要大、 3) 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者 4) 肥胖,腹部脂肪多,脂肪沉积在内脏器官,这种脂肪容易产生很多抗胰岛素作用的因子 5) 生活方式不规律,运动少,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高血压、血脂不正常的人都容易得糖尿病 6) 年龄>30岁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 5.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 2)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 3)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病人常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肌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自主神经病变:主要表现: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压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等。 6.得了糖尿病药怎么治疗 1)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使其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或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计,掌握医学营养治疗的具体措施,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等。 2) 饮食治疗: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计算总热量,设计营养餐 3) 运动治疗: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对1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时间不宜过长,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亦应按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4) 病情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并建议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计进行自我监测血糖,每3到6个月定期复查AIC,了解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和眼底情况,尽早发现有关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5)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种类:磺脲药:如:格列齐特、优降糖;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双胍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每种药的适用对象不同:根据个人而异:如:以空腹血糖高、体重轻或正常者,优先选用磺脲类,餐后血糖高者可优先先用苯甲酸衍生物或体重较重无乳酸增高倾向者优先选用双胍类 拜糖平使用餐后血糖较高者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1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消瘦者;有效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各科急症;有较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品种:按速度:短、中、预混、长效,按分子结构:猪、人、胰岛素类似物,按纯度:普通,胆峰、单组分。按酸碱度:酸性、中性。 7、 糖尿病打胰岛素后是不是会成瘾,是不是只能长期打胰岛素。 答案:2型糖尿病改换口服降糖药指征:应激消失,血糖满意,全日胰岛素总量已减少到30U以下,空腹血浆C肽.>0.4nmlo/l,餐后C肽>0.8-1.0nmol/l,.副作用:过敏,胰岛素浮肿,皮下脂肪萎缩,低血糖症,胰岛素抗药性,肥胖。 糖尿病治疗必须做好五件事:降糖、降压、调脂、降粘、减肥。用好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降粘药,必要时可用减肥药,还可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8.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出现头晕、乏力、冒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如何紧急处理? 若在家中发生低血糖可吃糖果、糖水、饼干、水果馒头等食物 9.年青人会得糖尿病吗? 会,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组高度异常性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临床特征: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发病年龄小于25岁,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10.糖尿病一定会有症状吗? 不一定
上一篇中风康复期的中医调理下一篇头痛的治疗? |